就在不久之前,三大製譜軟體中的兩大,只間隔一天,相繼發佈了推出ipad版本的消息。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蘋果新推出的M1晶片,是採用和iOS作業系統一樣的架構,既然已經為了相容性的需求而花了工夫,不如推出iOS的版本,開拓新的使用者群吧!
因為去年底剛好趁著三倍券,買了大螢幕的ipad pro,我也很好奇這幾個軟體移植到ipad上會有什麼表現,於是就趁這個機會下載了兩個軟體使用看看。
Dorico
首先,Dorico早先一步發佈推出ipad版本的消息。雖然還沒有正式跳船,但也使用過好一陣子,還算蠻熟。而這次Dorico的移植版本我覺得相當認真有誠意,以下列幾點我覺得很棒的功能。
1.使用藍芽鍵盤來操作的話,很接近原本電腦版。iPad版幾乎是把電腦版的介面顯示方式、操作方式、快捷鍵等等,直接搬到ipad上來。所以,如果你已經把快捷鍵用得很熟的話,在ipad上,使用藍芽鍵盤,也可以一樣,飛快的打譜。而且,因為各種選項基本上也在一樣的位置,所以不怕找不到想要的東西,這點對於原本的使用者來說非常方便。 和Dorico電腦版幾乎看起來一模一樣,快捷鍵也相同
2.如果不使用藍芽鍵盤,也有許多好用的輸入方式。如果純粹用觸控的話,Dorico在螢幕下方提供了像是鋼琴鍵盤、吉他指板、鼓打擊板等等,方便的輸入工具。另外,也有一般DAW常使用的Piano Roll顯示方式,不但可以調整音符的位置長短,也可以調整力度。 除了鋼琴鍵盤外,還有吉他、貝士、及鼓板可以使用 Piano Roll設計得十分直覺好用
3.閱讀模式:可以把譜面顯示成適合演奏時閱讀的方式。比如有一首曲子,剛好演奏時需要移調,或是做些許修改的時候,只要修改完畢,馬上可以轉換成閱讀模式,不需要輸出檔案即可使用,相當方便。
4.播放音源:目前Dorico上面播放的音源,雖然聽起來只是還好而以。但如果付費訂閱的話,就可以使用ipad上的audio unit格式的音源軟體。
目前Dorico for iPad是使用訂閱制,費用是一個月4美元或是一年40美元。雖然大部份的人都相當討厭這個越來越多軟體公司使用的付費機制,但從另一方面想,平常在家一般還是會用大大的電腦螢幕來作打譜,如果只是偶爾出遠門,只有帶ipad的時候,可以訂閱之後使用完再取消,也還蠻具有彈性。
Sibelius
Sibelius在天平的另一端,採取了另一種做法。主要移植重點放在原本使用者就熟悉的九宮格鍵,透過九宮格,就可以控制音高及音符長短。原本電腦版的其他元素,幾乎都沒有放進來。這樣的設計,有點像Sibelius 6的時候,還沒有引進微軟Ribbon系統時期的介面。其實,我個人非常喜歡那時候簡潔的使用環境,讓人比較專心。而且整個操作模式,盡量符合一般ipad規範,可能初次接觸的使用者,也比較好上手。
以下幾點觀察:
1.各種原本的功能選項,現在透過上方的放大鏡(功能)和加號(新增物件)來操作。基本上設計得還算直覺,稍微習慣一下,使用上還算便利。放大鏡可以用文字搜尋來找尋功能,對知道想要什麼(而且記得英文名稱)的人來說很方便。直接可以搜尋想要的功能指令新增物件。
2。音符輸入方式雖然不甚起眼,但卻意外的蠻好用。測試的過程中,感覺可以順暢的輸入音符。連輸入和聲、調整音高等功能,也都相當直覺。至於外接藍芽鍵盤,反而因為還無法自訂快速鍵,還無法順暢使用。
3。支援Apple Pencil。雖然不是眾所盼望的手寫辨識,但使用起來也還算直覺便利。而且還可以向上下(調整升降記號)或左右(調整音符長度)傾斜筆尖。
4。播放音源接近電腦版Sibelius。雖然電腦版Sibelius的播放音源不是特別高級或昂貴的音源,但是我覺得,它應該是眾多打譜軟體中,整合得最好的音源。意思就是,播放起來音量相對的平衡,音色可以融合,聽起來也較像一個樂團的演奏。另外它和軟體配合可以處理大部份的表情技號及演奏方法,這些都不需要額外的調整即可完成。(除非有時候我不喜歡它演奏效果,我就會稍微微調一些參數)。雖然我還沒有測試太多播放效果,但乍聽之下,和電腦版應該是類似的音源。
Sibelius for ipad目前可以免費試用,但會有和電腦版Sibelius First差不多的使用限制。如果想訂閱的話,它也有兩種選項,包括較少限制的Sibelius(每月5.99美元)和無功能限制的Sibelius Ultimate(每月12.99美元)。電腦版的訂閱者可以直接使用ipad版本,算是還不錯。